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让青春之花在乡土深处绚丽绽放——商学院开展2023年“红色+”博士团暨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3/07/07 11:43:00 字体大小: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精神,7月4日至6日,在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陈光辉、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李阿利、院长杨亦民的带领下,商学院师生赴株洲市芦淞区、衡阳市衡阳县开展2023年“红色+”博士团暨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队先后参观了株洲市白关镇丝瓜核心示范种植基地、湖南嘉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衡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观摩了集“生产、采摘、观光、研学”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实践团成员充分了解当地产业融合发展情况,结合自身所学专业知识,与指导老师、当地村民共同探讨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思路。



为了更好地助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和农民的确切需求,实践团队围绕农村集体经济设计调查问卷,采用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与当地村民进行沟通调研。在此基础上,实践团队还组织开展了乡村 CEO 培训和助农科技讲座,邀请罗建、孙艳华、曾碧翼三位老师担任主讲人,培训讲座以农业产品发展痛点为切入口,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为当地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网络推广提供了思路。



调研实践期间,团队参观了龙凤庵村历史陈列馆和秋瑾故居,回顾了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经过,学习感悟巾帼英雄秋瑾的生平事迹。在边看边听边思中锤炼意志品质,经受思想洗礼,赓续红色血脉。



“当代年轻人要真正地走出课本、课堂,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只有离土地越近,才会离天空越近。”在湖南嘉穗农业示范基地的田埂上,党的二十大代表、衡阳县台九村村委会主任、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校友朱霞为实践团队上了一节既接地气又有温度的“田间党课”。她认为,作为“新农人”要在老一辈农民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基础上加以创新,不仅为传统农业发展提供新技术、新科技,更要注入新思想、新方法,鼓励更多年轻人加入农村,为乡村振兴助力。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陈光辉指出,当代农业发展要从生产、生活、生态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发展,实现粮食安全、产业增收、绿色发展三大目标。当代涉农大学生也要将实践基地作为学习、锻炼、提升自我的平台,深入农村一线了解更多农业发展现状,为农业发展、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力量和智慧。



本次商学院2023年“红色+”博士团暨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网项目的时间长、团队数量多、走访地点广。未来,团队还将前往常德市贺家山原种场、湘西州古丈县古阳河茶业有限公司、郴州市汝城县等地区开展为期2-3个月的实践活动,为当地农村集体经济经营,财务规范管理,农产品品牌策划和营销贡献青春力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