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第一期四季杂志】--旅行驿站

发布时间:2013/10/17 12:00:00 字体大小:

我自凤凰打马而过      

                                 文/陆薇

    五月,六颗说走就走的心,收拾好简单的行李,在一个等候我们已久周五晚,向着那个心驰神往的地方出发。

    列车穿山越岭,沿南飞驰,窗外是被黑夜覆盖的,而车内此刻我们正漫不经心地天南地北地讨论着和凤凰不相干的事,心里却跟着列车和铁轨的摩擦声的节奏陷入了对那个古镇的无限幻想……因为沈从文的笔下的《边城》,总觉得这个素未谋面的地方仿佛像上世纪的一束光,在穿越了光年之后,终于抵达在我面前。我一直相信,总有一个地方是为你而存在的,日夜聆听,等待她踏花归来的马蹄。我所设想的古城凤凰是铺满红石板街,沱江逝水如斯,吊脚楼层生生而息,古城墙孤独而静默地守护着里面这个不为风尘蝶虫所打扰的安详之地……天渐清明,“你们看那——”一声惊呼让沉睡中的我们望向窗外,那飞驰而过的是四面环山错落有致的青砖白瓦的房屋。离凤凰又近了一步,可心里却莫名地滋生咫尺天涯的错觉。也许这就是《吉檀迦利》中所说“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之意。列车终于凌晨到达吉首,我们刻不容缓的换上去凤凰的大巴。再次醒来,俨然置身另一个世界。跟随着前来迎接我们客栈老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城墙下轻流悠悠岁月化作一江春水的沱江,世事沧桑在这里融为清风细浪。昔日沈从文《边城》中那一点点痴念和哀怨,早已消散在这座古城的桥头河檐角。尽管如此,临江的吊脚楼、风雨桥、方名塔、暇昌阁仍始终如一地依傍着沱江两岸,我仿佛在那氤氲的雾里看到了那与子偕老的誓言中不朽的力量。如果能住在吊脚楼一夜聆听沱江的低诉,在水声中入梦,直到明天一早,少女浣衣的笑语把你从梦中唤醒,会不会更贴近你的世界?

    在客栈安顿好行李,洗漱完毕后,我们便开始了一天的凤凰之旅。我们从小巷中贩花的老人那里各自买了一个花环戴上,步伐欢快地跟着商议好的船家去沱江上游蓬船停泊处。一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完全打破了这古镇的安详,懵然发现这里已不是那遗世独立的“世外桃源”,而是聚集了游客与商贩,现代文明已经把这里变成四处弥漫着浓厚气息的旅游景点。也许夜深人静时凤凰才是她自己……

    俯身踏入那晃荡的蓬船里,船家招呼一声,划开了沱江平静的水面,船身缓缓离开岸边,我们也饶有兴趣地拿起船桨挑起这清江碧水和过往的船只打起了水仗。江水清透,波光倒映出两岸鳞次栉比悬江而立的吊脚楼,木板而壁,木柱为架,木头经过岁月洗礼,散发出油光锃亮的乌黑色。此时,船头传来了高亢质朴的苗家山歌,置身在凤凰山水怀抱中,便如沈从文所说“我心中似乎毫无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拉船人和同船人,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游罢沱江,船家热情邀我们品尝当地酿造的果酒,一小勺桂花酒入口便感受到了一个桂花飘香四溢的世界,那猕猴桃酒更是让你在那个甘醇可口,沁人心脾的境地流连忘返。你不得不钦佩他们的古朴与伟大。

    在这样的古镇,下午多是浮生半日闲,我们漫无目的四处游览,攀上那古老的城墙,那一砖一石曾被多少人倚栏抚摸,岁月游走,铅华洗尽,如今只剩下沧桑和斑驳。你又看见谁家阿妹在这里日夜痴等。目光游移处,是青石板的小巷子,青苔爬满的墙根,仿若被历史遗忘的零碎时光。“咔哧”我与身后的古城墙同被定格在那冥想时空里……

    夕阳西下,我们一行人已等候在奔赴“篝火晚会”的队伍中。到达苗寨已是夜幕降临,我们领了火把,摸索着走下崎岖的台阶,扶着栏杆踉跄地走过晃的厉害的木板桥。队伍被分成两人一排入场,经过大门时,每一组被穿着民族服饰,手持苗家佩刀的苗家阿哥强制性的合了影(后来出来时得知得出10元钱才能带走那张纪念照)。篝火晚会,台下人声鼎沸,台上开场就是名画的拍卖。不禁感叹,这里已演变成旅游业的劳奴,城还在,物已非。台上穿者名族服饰的他们尽情展示苗家风情。苗家山歌、竹竿舞、锣鼓表演、“上刀山下火海”特技表演、吞火把表演、赶尸表演……惊心动魄的场面惹的观众直拍手叫好。苗族巫师们在观众热烈的要求下,呈现了更骇人的一幕幕----把火放置身体的任意部位。而我看着台上这些迫于生计而替那些利欲熏心的老板吃苦卖力的青年,有种难以言喻的沉重感。他们的青春就这样葬送在每日残酷的练习,而一切的辛酸悲苦终因贫困的折磨而麻木。想想自己,真的拥有了太多他们也许一辈子无法企及的东西。可我们却时常抱怨,抱怨父母,抱怨老师,抱怨学校,抱怨生活给予我们的一切。殊不知,比起不能选择,只能顺命的人生,我们的生活多么幸运,多么应该被温柔相待。

  

          

              川西之行            

 /刘雁

    列一下川西小环线的行程表:成都-马尔康-色达--四姑娘山

当我买了长沙---成都的火车票那天,华这么问我,有什么非去不可的理由吗?我说看一些不一样的风景云云,轻飘冠冕的话都让自己见笑了。其实,很喜欢一句话,旅行的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而是一种改变。改变你的气质,让你的目光变得长远。改变你看人的习惯,让你了解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这样我们才会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第一站:成都

   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成都,着实不负盛名。天府广场,春熙路,武侯祠,锦里,宽窄巷子......都是都有名的地标性建筑。满大街的穿丝袜,短裙,高跟的美女会让我也觉得眼花缭乱。低头看看自己的灰色毛衣,笨重的登山鞋,有一种“进城”的自卑感。锦里的夜景的确让人陶醉---古典风韵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一路走,一路吃,一路拍照。会觉得幸福竟然如此简单。

                             第二站:马尔康

   出成都就踏上了G317的道路,这曾是我心心念念的道路。那时我想,有些事,想做现在就要去做,不然等待终会将我磨成我不想看到的样子。我那时看到的汶川县城却祥和自在得一如往昔。我多希望雅安能像汶川一般快点“愈合”。这一段317路况不错,。一路上,我们在车里一起唱歌,讲各种素荤段子。360公里,8小时其实也没那么长。马尔康虽然只是阿坝的首府,但是消费高到令人咋舌,5个人的火锅不含酒水就要500多。这顿饭瞬间让我们的经济有点压力。我们的君悦今天状态还不错,我们当然希望它一路都能保持强有力的战斗力,但是,它却让我们失望了。

                             第三站:色达

   从马尔康经过壤塘,这一路路况稍差些,有些路段在修,大部分是盘山路,藏式民居已经大量出现,许多成群的牦牛会跑到路上来。我们照常唱歌,但是一阵笑声刚过,贱贱脸色突变,接着停车。我们的君悦竟然爆胎了。但是这是在没有信号的G317路段。我和福利说,往回走不远有补胎的地方,但是到底有多远我也无从得知。拦顺风车下去找外援是我们的唯一选择。这一切,我们都第一次碰到,谁心里都没底。这里离色达还有300公里。我们今天是否可以到达目的地,谁都不能回答。我们5个人虽然相克,但幸运的是这次我们只花了3个小时就解决了胎的问题。可是谁心情都不好,去色达的路上,我们都没怎么说话,除了福利,我们都是喝口水再睡一会,好像目的地永不会到达。算算时间,该是要到了。也就是一瞬间的事,色达---四川省最偏最高最寒冷的县城突然出现在我们眼前。下车后,我急忙穿上冲锋衣。福利和兽兽却正遭着高原反应的罪,头疼得厉害。福利的旧病复发,CC无奈得照顾他。我们在海拔4000的高原爬上二楼都有些喘,照照镜子,嘴唇发紫。

                            第四站:五明佛学院

休整一下后,我们的体能差不多恢复了,旅店老板建议我们去佛学院看夜景。的确,我们曾经也是被蚂蜂窝上那张层层叠叠的如同小火柴盒一般的五明佛学院所震撼才决定跋涉千里来到色达。听当地人讲着色达和佛学院,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西藏更加神奇的地方。第二天当我们再次踏进佛学院,眼前大大小小满山坡的屋舍扑面而来,有比夜景更加的震撼人心。我和CC一直往上,试图与这里的觉姆进行交谈。但是她们完全听不懂汉语,只会羞涩的说”不知道“。到达坛城,学着觉姆和喇嘛转转经筒,仅仅祈求我们能平安到达马尔康。传说,转上1080圈,就能实现你的愿望。不管这是不是真的,在我看来,每一个诚心转经筒的人都非常的Nice。偶然瞧见,一个眉目清秀的喇嘛一手轻捻佛珠一手转着转经筒,转经筒在阳光底下微微发亮、让人目眩神迷。待我从二楼下来,他手拿一iphone正摁短信。精神信仰与世俗生活结合之极致,大概莫过于此了吧。          

                             第五站:天葬

   之前听过很多关于天葬的描述,一直想亲眼见见。但这次目睹了全过程,到现在我回过头想想,不禁又想呕吐。 到达天葬台,往更高的山上走去,便能近距离见到高原死神---秃鹫。这些高原神鹰,仿佛吃死人吃惯了,对活人一点兴趣都没有。当天葬仪式正式开始,天葬师便用刀在尸体的腿部、臀部、背部、胳膊的皮肤上划开叉叉状,然后背部起刀,当尸体身上的一条条皮、一块块肌肉被剔出来,一堆巨大的内脏被拉出来的时候天葬仪式就算结束了。处理一具还不到10分钟,然后再去处理下一具。有时亲属需要一块头骨来做纪念的,天葬师就用砍骨刀用力敲死者的头骨,几块头骨就这样被敲得四处乱迸,这个时候,山坡上的秃鹫乖乖的排着队,它们听从天葬师的指挥,等天葬师一下令,它们分成好几批分别飞过来将人撕裂,吞咽。虽然天葬的场面很残忍,对我们来说不可理解,但在当地藏民的心中是至高的超度仪式,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死去都要经过天葬,他们都全心接受。无论怎么样,我们都要尊重风俗、尊重死者,为死者超度,说声走好!

                             第六站:马尔康

   从色达回来,我们还是得回马尔康去四姑娘山。看完天葬,我们心里都很沉重。谁都没有多说话,只是祈祷我们的君悦能平安载我们到马尔康。往往我们越是不希望发生的事就是这样如约而至的降临。轮胎又一次爆裂!这次,我们上哪去寻求外援呢?天色渐黑,来往的车辆越来越少。我和CC决定搭顺风车去寻求外援,可是这一路都是没有信号的。我有想起中国移动的一句宣传语,移动信号覆盖99%.该死的是我们刚好处于不被覆盖的1%。一路搭车下去,天完全黑了下来,山上开始下雪,由于我们无法联系到他们三人,恐惧和担心侵蚀着我们两个人,拨打110无果,我知道,我们再也坚强不起来了,拖着沉重的脚步想找户人家,但这一切在山区是那么困难。但这一次我对藏民有了改观。每个路过的藏民见到我们两个小女生都会投以同情的目光,尽力帮助我们。一位藏民替我们拨通福利的电话,原来他们更加艰难车不能启动,山上下雨,下雪,车上也没有任何干粮他们已经饿了一天了。听到这些我们两个都快哭了。幸运的是一个喇嘛经过救了他们,给他们换了胎,将车点火启动。路上遇到的这些我们谁都没有预料到,这也是我们的一次考验,幸运的是我们五个人一直都好好地。

                              第七站:四姑娘山

   凌晨三点到达的马尔康,大家都累的不行。早上起来,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丝倦容,大家都不愿多讲话。一路翻越好几个垭口,路况也不太好,一路沙尘飞扬,车也颠簸得厉害。但是,这一路上的美景却让我们感觉离天空和云朵那么近,仿佛要一路向云端开去,可以什么都不管不顾了,大片大片的雪山扑面而来,十分壮观。大家的心情也随着这景色开始飞扬。到达日隆,赵哥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初见客栈是赵哥新开的客栈,招牌也是刚刚挂上,我们算是赵哥接待的第一批客人了吧。也因为如此,赵哥对我们格外亲切。我们也自然将初见当成自己家一般。随意躺在沙发上喝着赵哥泡好的咖啡,慵懒的看着电影,坐在三楼阳台的秋千上晒着太阳,玩着游戏。接着我们五个人在长坪沟和海子沟的抉择上出现了分歧。五个人出现冷战。我和CC一度认为他们不再欢迎我们,于是我们决定独自离开。可是清早福利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说,有始有终,好么?兽兽发来一条微信---听说你们走了,我慌了。赵哥也过来,一如往常的叫我们俩”姑娘“,但这次带点责备的口吻---你们别折腾了。

也是从这些简单的话语中深刻明白,有些人,我们虽然一起走的不是很远,走的不是这么成功,但我们一起经历的东西是刻骨铭心的,是我们一起拥有的。这就是为什么在路上几天的感情往往大于同事几年的感情。 我们出去的时候最重要的还是该换位思考一下,多虑也好直白也罢,好聚好散总是要的。一路下来误解诽谤欺骗背叛分离错过冷言冷语恶语相向这些都会有的 ,心酸心痛心累心冷心死心甘情愿欲罢不能这些也都是要承受的。 不要怕,不要服输,一颗善于解决问题的心大于你一切的小情绪。 

               第八站:成都

   今天若顺利回到成都,这次的川西之行差不多结束了。但也就是回成都的路上,也不见得那么一路顺风。翻越夹金山的时候,天开始飘雪,我们试图加快码率,趁大雪未下大之前到达垭口。但我们却没这么幸运。被困在雪山上4个小时,饥饿,寒冷,刺眼的阳光,让我们如坐针毡。前面的小奥拓,QQ,三菱但我们恨得牙痒痒,不时的打滑,几乎所有非司机的驴友都出来帮忙推车,当然他们也有帮我们推车。出门在外,热心帮助别人,注定得到他人的帮助。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也就是翻过了夹金山,经过宝兴,雅安,看到那里的一片祥和,谁会料想到15天后,竟然地震了。这让我们都有点五味杂陈的复杂心情。回到成都,我们俩和他们三就真的分别了。没有分别仪式,没有散伙饭,简单一句再见,谁知道真的能再见呢?我们俩躺在床上时不断是感叹这一周的艰苦行程,我们两个小女生竟也这样顺利完成了,二来则是为我们之间的离开而略略伤感。然而不管心绪如何纷繁复杂,离开和抵达的行为动作却是最简单明了的。

                 第九站:长沙           

   郭子鹰在《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一书中说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是旅行,长的是人生。旅行,能让你遇到那个更好的自己。上路吧,寻找那个更可爱、更勇敢、更真实的自己。最好的时光在路上——在不同的地方遇见的不同的人,他们各不相同的人性闪烁,在那个与你交错的瞬间,改变、点化、充盈着你的人生。最美的自己在远方——孤独的旅行能让人有更多的机会单独面对自己,向内心的更深处出发。总有一天,你会在不经意之间,遇见那个你最想成为的自己。那个你,卸下了在都市丛林里背负的重重铠甲,活力蓬勃,宛若新生。

回到长沙,期待宛若新生的足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