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建设
【第一期四季杂志】——青春絮语
Hold给你
文/梁丹
很多时候你是否因被别人不经意的触碰而刺伤原本藏好的心魔,然后就此对自己怀有各种百般纠结的想法。问题出来了,你也明确地知道自己就是这个样子的,奈何不了耳边你觉得一直不顺听的话,哪怕是家人,好友的。
或许,你会试着静下来,思索这般困境的原因,然后宁愿相信自己得无可厚非得承认并且接受这貌似命运的安排。这个把戏,你一定也清楚,若是不学着静安思过,又怎么会把自己搞得如困兽之斗。
思考,需要一个人的睿智,这往往又与一个人的经历有关联。当然,并非可以认为一位花甲老人就能给出近乎完美的答案,因为这还是与个人的想法不同。一个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不能一概而论。就如两个相恋的小情人在街上忘我的亲吻,一旁一对过了年纪的夫妇可能就能觉得小青年们影响市容,败坏社会风气,而有的人又会觉得好浪漫,趁着年轻何乐而不为。可见,对待问题的关键还是心态以及想法,这跟年龄无关。
当一个人觉得寂寞了,是不是觉得就该找点事情来做。寂寞,是需要精力去排遣的。吃个饭,逛个街,你可以肆无忌惮地玩一圈,可是,回家后,安静了,累完之后你又能否顺利地把自己扶到该在的轨道上,还是,只是用玩的一天来充当以后觉得每一个寂寞的时刻。每个人的心里,自己都是最大的赢家,即便自己再怎样懒惰地度日,你说服自己的理由永远可以是千变万化。因为这个时候,你脑子里除了自己的YES,不能有别人的NO。
可以庆幸的是,你还有种前进的倾向。希望日子好点过,好让你觉得的好日子赶紧亲临自己。希望时间赶快走,好让你觉得的好时机能光顾自己。所以,每一天,你都可以在自己的世界里想着各种天马行空,可及可不及的事。真不知道哪一天,真的会有那一天的出现。等待,莫名其妙的。
在这样一个为生存而打拼的时代,充斥着攀比的高潮,因为有了对比,才会对自己的幸福感作评价,男女老少都有的情怀,就看你显不显了。从小的梦想被一岁岁地磨平或磨掉,最后剩的不过只是对现实的各种无奈。或许出于同情的关怀,朋友之间时有的聚餐晚会就像平静的水面来了一颗不知方向的石子推起的涟漪,跌宕一阵便又趋于平静了。
人一旦有个想法,特别是不易实现的想法,要么昂扬斗志,拼死拼活地苦干;要么就愈发变得浮躁,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地有了各种沾不上边的抱怨。若是有点素质,还有点志气的话,其实拿起身边的一本书就可以稍微安抚下澎湃的意想。信念,来自于多次失败后还是不卑不亢地期望有多点收获的想法,尽管,可期望值变的越来越微不足道,不足以弥足当时你前进时的意气风发。但是,事情总不会白白做的,有的该有的,你该相信它是会到来的。时间问题,看你能否抵挡得住。
要做一个完善的人,还是需要有多点耐心。想要与众不同不是简单地做点很少有人做的事情,也不是唱首自己拿手的歌曲,在T台上秀下自己引以为傲的身材就可以。万众瞩目的不是一时一面的风光,而是这整个过程你时候能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让别人欣赏你。当你做的达到一个程度了,即便有时觉得力不从心,你还是会收到很多陌生且善意的微笑。这可以算是你坚持的投资,做好了,汇报可以是无限期的。
Hold住自己,势必要有所坚守。要成为那种多少年过去了,当你回望当时的自己,还觉得那时多美好,没有枉费那段时光给予的锻造。
人自有思考后,选择就会接踵而至,任凭你怎样闪躲,你总是也必须有所选择。选择如走迷宫,向左还是向右,你也只能一头黑地往下走,往里走。走到了尽头若是没有了路,可以等着就在原地,等待另外一个人同你一样“沦落”;也可以返回,不见得可以返回到原地,但至少你的机会增多了,风险也随之加多,你不介意的话,时间永远会等着你去完成,去走完,直至你没有一丁点力气。
在一定程度上讲,“选择”就像“命运”,怎样 的选择,怎样的命运。当然,这个不能浅显地就以为这只是和个人有关,家庭和环境也总是绕着你,不能不考虑,选择还必须有待考虑。所以,你可以在街上看到各式各样的画面,穿着时髦的不顾旁人的与人理论,身穿橘黄衣服打扫卫生的跟路人指方向……他们,都是有自己的选择,但是不论它的外在职业,做好自己的,不说三道四,那才是坚守自己的原则。
时光的匆忙总是会留点时间给自己做想做的事,结果或好或坏暂且不说,走的过程是苦是乐才是你该总结的点。相不相信命运都在自己手握着,看着手掌中的方向线,应该对自己说,还有路在,还要继续前进。每一天或长或短都是自己来控制,做的事有无意义也在于自己的掂量。别人说的,做的,是种参考,学会甄别,别让自己东施效颦,还惹得自己对自己的不信赖。对自己宽心一点,你要过的说实了也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可强求不可得的,你始终该明白自己在世界上的唯一性。有自己的想法,认真思考后,记得安心地付诸实践。有的肯定会有,生活不会对你那么苛刻的残酷。
也许,你也该收拾下自己的心,让它能精致地做几件你最想做的事。偶尔下雨天你还能不怕潮湿地拿出来晾晒,让它透透气。这样一年四季你都能温暖自己。
Hold自己,就是不跟风,不盲从,对自己有所坚持,有所坚信。外界的变化不会阻断你的方向,你的努力会为所坚持的做出贡献。当你hold自己了,所以一切坏的都会如镜花水月般过去,好的方面时间会为你做最好的证明。
切土豆的思考
文/廖朝湘
农家乐,欲卖弄厨艺。切一土豆,分心,刀入指颇深,血大出。熊孩子帮忙贴个创可贴,血止。十指连心,疼痛多时……若有所思。
想要的太多,如同最无用的踱步。常常想要靠近,又往往在最近之处停住。
想要的太多,就像最隐晦的探索。不断表演着寂寞,却又在最暧昧的时假装洒脱。
想要的太多,仿佛最应得的失落。不忘淡淡然与其擦肩而过,却又在他人接近其时恍惚失措。
想要的太多,其实本是大奸大恶,可是这种奸恶,在如今时代又岂只一个?
想要的太多,其实未必没有结果,只是那些收获,我是否真的非得不可?
鲜血从无名指尖涌出,刺痛才让人感觉到人的脆弱。不论紫蟒金簪,七步成诗;还是污衣泥袖,目不识丁;人不过都只是一堆血肉罢了。谁又配玩弄着一切,让别人为自己的所谓魅力牺牲付出……
下次切土豆确实要当心些了,一心一意切一个土豆便好。其它的,由它去吧……
我们的道德,没过完青春期
文/廖朝湘
【小伙未给抱儿女性让座被同行男性甩5耳光 血染公车无人阻
2012-8-24 9:24:25--今日新闻】
在杭州公交上,一小伙因未给一抱小孩的女人让座被其老公当众狠甩5耳光,小伙被打得鼻血横流,镜框也被打飞,断成几截。车上竟无一人前来阻止,被打小伙很是老实,不敢还手连称没事。看着小伙血流一地,一老人心疼的拿出白布为其擦试。---引子。
什么是长大?长大和出生不同,出生只是存在,长大是为了更成熟更稳定地存在。
然而,我们的道德观,显然出生,但没有长大。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传统,不只在政治上,在思想上,也是精英模式。劳苦大众受着生活的折磨,少有余力总结社会人生,但一个社会又不能没有道德观的指导。于是,一些颇有思想能力的人们站出来,引导人们(确切说来是代替人们总结道德),譬如孔子,孟子,朱熹。孝,忠,礼……种种这些,自然是完全正确的道理。然而也就是在这些光辉道理照耀下,演出着不断的悲剧,“郭巨埋儿”的愚孝,“岳飞受戮”的愚忠,“孔雀东南飞”中断情夺命的礼教……
那样的悲剧,发生在那个年代尚可理解,但穿越千年,一直演到如今就令人不解了。
曾经的大众生硬照搬着孔孟朱子,如今的社会也如此照搬着标语口号。比如……
“让座”永远是如今社会的热词。
大概经过了如下几个阶段吧<没人让座>~<有少数人让座>~<大爷大妈挤上车逼人让座>~<前文中的年轻夫妻用拳头打人让座>当然,有人让总比不让好,但一个本来如此温馨的事情在咱中国异化到这个地步,却也与郭巨埋儿的闹剧有得一比。
我们先看看前文打人的事情。首先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那个男生本身道德确实有所欠缺,让个座也不会死嘛。接着就是那个打人的猛男,被某些“大众”们看作正义化身,谁想过既然他这么猛的身手,他就不能帮他媳妇儿抱一下孩子吗?未必他孩子是媳妇儿和小伙七夕偷情生的抱不得?有些“大众”总是被表面事件吸引,不动脑子,就知道赶快举个口号找个立场看热闹!请再往深了思考。当时车上除了小伙难道其他人都手残,脚残,脑残了么?为什么他们不让,还可以坐看小伙挨打?
事实,说白了其实是全车根本没人想让座,都在看热闹,不过碰巧小伙看起来比较容易对付,受害人的懒鬼丈夫又碰巧比较猛,所以小伙被打了而已。出了问题,某些“大众”就马上扯起道德大旗谴责小伙,然后TMD坐在那看更大的热闹!咱们再设想,如果体弱小伙是女性的丈夫,猛男坐在座位上,这将只会是一对小夫妻无人让座受气到底的故事而已。我们只能说知道“道德”,我们真的理解了“道德”了,会思考“道德”了吗?恐怕根本不会!
再说尊老的问题,我觉得老还是必须尊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人性的社会要给弱势的老人支持才对。
那么,我们再来讨论两个问题。第一“谁来尊老”?回答本来应该是:所有力所能及的公民的共同责任。可事实呢?这个责任被无数尊敬的叔叔阿姨,伯伯婶婶,甚至我们的爸爸妈妈们如此巧妙地推脱了。如今公交车上,所有穿彩色体恤,无啤酒肚,带或不带方框眼镜,背或不背书包的年轻小伙,漂亮女生脸上都被刺了“我该让座”四个大字。只要有老年人上车,让座必定是这群人的事,其他人只要看热闹和找机会谴责就好了。尽管无数坐着的壮年叔叔们的体力都可以把我一拳打翻,尽管无数坐着的中年阿姨的精力都能把我骂得自己都觉得自己是狗,但他们,是永远不会让一下的!
接着想,第二,“尊敬谁”的问题。老人大多是和蔼可亲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如果爆头哥前些天没被打死,相信晚十几年我们也可以在公交车上遇见他,那时我们要不要亲切地让一个座位给他,表彰一下他的“贡献”呢?还有一些老年人虽不至如此恶劣,但也确实难以为尊:几年坐女学生大腿逼要座位的那个“老”爷子;一上车时就能用屁股把我挤到后面的“老”奶奶……他们果然足以被当作社会的精华享受我们的尊敬么?如果仅仅是以年龄,而不是以对社会的正面影响来判断该尊敬谁。那我们还不如去海里捞个千年老王八,放在太阳广场尊敬一下算了……
如同大锅饭煮的东西不会太好,普遍的号召口号总是容易异化得机械愚蠢。恐怕只有每个人都亲自体验思考,既正面统一,又个性辩证,形成有真正自主智慧的社会风尚,我们的道德,才有可能长大……




